政治思想典籍研讀(2018)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1030課堂回應
題目:論自然與社會狀態下的差異
摘要:在自然狀態下,人即便存在天生的差異,然而對於他們來說,首先最先關心的是自身的需求。因此,並沒有所謂的情感、道德與智慧的概念。而後天經由社會化(環境、教育、習慣等)各個社會因素,則使原有稱不上影響的差異加深了不平等。
最後,盧梭先藉由對於人自然狀態下的假設(完善化能力、社會美德),再以是否受到偶然的外部因素,進而延伸出人的相互依賴與結合,加上語言、智慧、理性等,逐漸地從野蠻人脫離的自然狀態,成為文明人的同時,也走向墮落的地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