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10/16 課堂回應

題目:
語言之起源及必要

摘要:
1.語言的建立是因為人與人的交往間,需要用的,但語言其實也非必要。
2.為了思維所以需要語言,但發明語言也需思維,兩者的先後順序,如同先雞先蛋的問題。
3.為求精準與密切溝通,本能性自然呼聲已不足以表達資訊,人類進而有了其他表達方式。
4.最初,尚未分類前的詞彙是具有廣泛意義,若要從現代推敲過去意義,則要用更高層次和格局去觀察才能理解。
5.文字是客觀理智的,能夠去描述真實的理型、概括的觀念和定義,而想像則不會具有一般性,只會是單一個案的形容。

提問:
若沒有語言,人還會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嗎?

文中提到,語言的建立是因為人與人溝通需要,但在自然狀態中,其實是非必要的,而在原始狀態中,也無「家庭」的概念。但在亞里斯多德看來,人不可能獨立存在,人首先是在家庭之中的,而家庭就成為人類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會的基本形式。這兩種說法是否相斥?那又假設盧梭的說法成立,若少了語言,在原始狀態下,人類是否仍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