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論進步程度與人類墮落之關聯
摘要:
人類長期的互動,是促使人類進步的動力,同時也是造成墮落的開始。人類隨著演變,逐漸擁有實體物質上與無形精神上的轉變,實體上學習到各種生產技術(農業與治金),精神上則開始會有比較的觀念出現。
提問:
在第18段盧梭說到人開始會相互品評,並且有尊重及禮讓的概念形成,卻在最後提到野蠻人也是如此。然而,在第一部分盧梭對野蠻人的假設是孤獨的,且是以感性思考的。相互品評在此一假設上應是理性的,這樣回推的話,野蠻人何來尊重之概念?
盧梭接著說到,人類最美好的狀態應是遠離野獸的愚鈍以及文明人不幸智慧的狀態,故盧梭是否在這裡將對自然狀態的假設提升到人類有些許進步的時刻,且盧梭似乎也肯定著人類的進步,僅是反對而後伴隨而來的腐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